笔趣阁 > 穿越小说 > 帝王石 > 第四十九章 三司会审
    这一天,刑部、都察院和大理寺在临安刑部大堂内展开三司会审,消息一传开整个临安城都轰动了,来看热闹的人将刑部大门堵了个严严实实。

    刑部不得不从临安知府那里抽派差役用来维护治安,将拥挤的人群隔开,刑部尚书史一维亲自前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官员。这可都是他惹不起的人物。

    六部在唐代可以说是权力不小的部门,六部长官乃是朝廷大员,但这种情况随着宋朝的建立却是来了个大转弯。六部成了中书省的附属,政事堂高高在上,六部尚书成了有名无实的闲职。若不是此次赵恪提出了三司会审,那刑部还会是那种可有可无的状态。

    因此,史一维分外感激赵恪。迎接官员之时,特意与他亲近,两人对于即将到来的三司会审相谈甚欢,史一维惊讶于赵恪在查案方面的独到见地,而赵恪也同样欣赏史一维的大正无私。都察院的监察御史桓仁被晾在一边,心中暗生怨恨。

    虽然他的官品不高,但依然监察百官,职小权重,一直以来被人笼络惯了,这时候被忽视却让他觉得在众人面前丢了面子,心中十分不快。

    宋承唐制,中央设御史台,御史中丞总管监察之事,下设三院分别为台院、殿院、察院,而这里的都察院就是说的察院,并非后世明清时期的都察院。两者相较,明代开始的都察院制度权力更大一些。察院的官员便是监察御史,管百官的监察工作,但是一般大的官员都不会让监察御史这样的小官去查,御史之权大多在于上书弹劾。

    而今,赵恪提出三司会审,虽然名义上得到了皇帝的认可,但实际却受到秦党的层层阻碍。原本,审理这样的大案,三司之中都应该派出长官来才对,而现在御史台的御史中丞却是秦党的文道奇,他自然不会太配合,所以仅仅派来一名监察御史桓仁。

    这实在也怪不得史一维和赵恪不理睬桓仁,根本不在一个等级上啊!一个是刑部尚书,一个是大理寺卿,两个都是朱衣,而他只是一个绿衣,站在一起太明显了!

    宋代官服制度,三品以上为紫衣,五品之上为朱衣,七品之上为绿衣,九品以上是青衣。虽然同朝为官同殿为臣,但差异实在太大,在一块儿也说不到一块去。所以,史一维没有理会桓仁,这也是为了省却两人的尴尬。

    谁想到却是遭人恨了,赵恪更是受了不白之冤。

    刑部衙门并你不算大,但好歹还是宽敞够用的,前厅大堂正好用来审案,此时已经收拾地干干净净,上首只摆了两个座位,这两个是为赵恪和史一维准备的,旁边的自然就是监察御史的座位。

    桓仁进来看到这样的差异,实在气得不轻。

    跑到史一维和赵恪面前,当即怒道:“为何我的座位在如此之下?史大人这是瞧不起我们御史台吗?”

    “怎么会呢,我这么安排自然有我的道理。赵大人乃是皇子,身份高贵所以才能居于上座,而本官更是刑部主官乃是东道主,为何不能居于上首?反倒是御史台,如此大案派你这么一个小小监察御史来岂不是误事儿吗?”史一维皱了皱眉,淡淡道。

    简简单单几句话,有理有据,暗藏机锋,顿时让桓仁无话可说。

    然而这并不代表他服气了,他心里反倒更加恨史一维和赵恪了。

    “当着众人的面竟然一点脸面都不给我,别让我找到机会,一旦有机会我就弹劾你让你回家种地。”桓仁心胸狭隘,已经开始想着要如何报复。

    等随从官吏升堂后,史一维赵恪等人纷纷正襟危坐,史一维大喊一声:“带权江上堂。”

    官吏应声向外喊:“带权江上堂!”

    声音传到外面,又有差役将消息报至牢房,牢房将人带到大堂之外,最后由差役带进来。

    此时的权江已是形神憔悴,满眼血丝,看样子就没睡过好觉。头发散乱的他穿着囚服,再没有了以前的趾高气昂,一脸沧桑感,不知道他的人或许以为他已经是不惑之年了,其实他的真实年纪才不过而立。可以想见这几天遭逢大变,下狱之后一定是焦虑不已以至于夜不能寐、食难下咽。

    不过,这全怪不得旁人。自己做的孽总要自己来偿还。赵恪当然不可能放过他,就算他不是秦党,但仅凭枉杀朝廷命官这一条,他就不能饶恕。

    正值午时,刑部衙门外就是御前街,人头攒动,尽管差役已经努力阻挡,但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,他们也有些控制不住了,只好上报给史一维。

    “怎么回事?”

    “外面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,仅靠那几个差役已经难以控制,大人还是再去步军统领衙门借点人手吧!不然容易出乱子。”手下人建议道。

    “好,你拿着我的印信去,多调点人过来,这次的案子连皇上都惊动了,若是出了乱子恐怕我们的脑袋都难保。”史一维拿出尚书印信交给手下人,吩咐道。

    这一点小插曲让公审停了一会,但是却并未引起一点骚乱。

    等到史一维回到堂上,被眼前的景象惊讶了一下。

    原来在他离开这一小会儿,赵恪已经完全掌握了整个大堂。

    桓仁在一旁脸色难看,权江跪在堂下头磕个不停。

    “殿下饶命啊!都是有人指使,不然我怎么会做下这等糊涂事来,都是有人指使啊!”权江不知怎么,被吓得浑身哆嗦,只是求饶。

    “这……”史一维有些不明所以,这权江按理说应该是个硬骨头才对,怎么这一会儿就什么都说了!

    抬眼再看了看赵恪,心道:“殿下当真有查案天赋啊!这么一会儿就让权江伏法。不过,他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呢?”

    赵恪看到他投来疑惑的目光,哈哈一笑道:“史大人有所不知,他的罪证我早已经让杜淳搜集齐全。只要拿出来容不得他狡辩,我只说是他再不招供就凌迟处死,这权江就吓得哭爹喊娘了。怯懦至此,当真可笑啊!他是如何能当上大理寺少卿的?”

    史一维听完之后也是明白过来,大笑不已。

    桓仁此时却气的够呛,他本来以为权江就算撑不住,也会牺牲自己守口如瓶,只要死咬着不放,他还能暗中搭救,即使不成那以后也会善待其家人。他却是没想到权江就是个外强中干的家伙,在狱中被隔断消息,早已经焦虑到精神崩溃,此时再被赵恪一吓,自然是什么都招了。

    “说说,什么人指使你干的?”赵恪平复了下情绪道。

    “是秦桧,是秦桧啊,大人!”权江此时为了保命什么也不顾了,一下子将秦桧都抖了出来。

    虽然太祖曾有“不杀士大夫”的祖训,但到了南宋已经没那么严格了。再加上赵恪也不是第一次杀士大夫了,金陵之时的邵华就是被他所杀。

    正因为如此,权江才会如此害怕赵恪,其实他不是怕赵恪,而是怕死。

    人如果怕死,那就没有什么审不出来的。

    秦桧背后的勾当一一被揭露,这惹得桓仁破口大骂,但赵恪却不会给他面子,让差役将他拉了下去。

    “你凭什么拉我走,我是三司之一御史台的代表,你不能带我走,我是受了皇命的。赵恪!你这是违旨!我要弹劾你!”桓仁被人一左一右拉了出去,期间放声喊道。

    不过,现在他的话有什么用呢?案子已经结了……

    “监察御史?御史台?我赵恪还没放在眼里。”赵恪冷笑一声,心中不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