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穿越小说 > 芒刃 > 第三十五章 阴毒计策 州府大议
      黄承从行辕出来后,心事重重,脸上阴晴不定,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。漆黑的夜幕下,月光被黑云掩蔽,散不出半分光华。在那寂静的街道上,只听得到呼啸的风声以及他们沙沙的脚步声。

      天上的乌云渐渐飘散了,月光慢悠悠的落了下来。走在最前面的黄承猛地转身,看着身后的秦同:“道周,你说王庸的法子行得通吗?”

      秦同没想到黄承会突然转身,差点一下子撞到黄承的怀里。好在他反应迅速,及时刹住了。等到他稳住身形,抬头一看。正看到黄承那张被月光照亮,满面犹疑的脸。

      秦同和黄承朝夕相处,看到黄承的脸色,心里便明白了几分:“大人可是怀疑王庸有诈?”

      黄承点点头:“恩,这件事我一直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,但我就是说不出为什么。说到底,他都是诚王的人。诚王与太子相斗,我不相信他会真正的帮我。再有就是,自从诚王举荐我做这个钦差后,我就一直在怀疑这究竟是不是个局。现在这个韬光养晦的王庸也浮出了水面。这使我更加相信,他们是在暗中谋划着什么。可能是针对我,也可能是在针对太子!”

      秦同思索了片刻:“大人,今日下官也在堂下听了许久。王庸的办法我认为是行得通的。只要我们行动迅速,相信会让豪门付出代价。但是...”

      “但是什么!道周你倒是说啊!快把我给急死了。”黄承拉着秦同的袍袖急切的说道。

      秦同慢慢松开黄承的手,轻轻说道:“大人可是要在这大街上商议机密?”

      黄承也意识到有些不妥,一转身,急匆匆地往州牧府赶。秦同摇摇头,这个大人呐!永远是这么个急性子。然后也赶了上去。

      州牧府。二人径直走进书房。黄承坐在椅子上,闭着眼睛,等着秦同的下文。秦同往门外看了看,确定无人后才把门合上。慢慢的走到黄承近前,朝黄承一拱手,轻声道:“大人,王庸的办法是管用的。但是有一个弊病。”

      黄承睁开眼睛:“哦?什么弊病。”

      “大人请想想看,这青州的豪门不少。单拿之前出事的广安郡举例。豪门就有李家、张家。赵家、胡家等。这些豪门在朝廷里面都是有靠山的。李家的靠山乃是李侍中,赵家的后台是兵曹的赵尚书,张家的萧怀侯...这些人在朝中都是不小的势力啊。”

      黄承脸色凝重,他看着秦同:“道周啊,经你这么一说,还当真是这样。要不是你提点,我险些坠入险境呐!”

      秦同摇摇头:“只是大人危险了吗?”

      “道周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  “大人,您可曾发现这些豪门的靠山都是在朝中尚未站队的势力?现下朝中的形式微妙,官员纷纷忙着站队押宝。当今陛下一共六位皇子。太子有东宫旧属和朝中老臣支持;诚王培植了自己的党羽,也是一股势力;三皇子和四皇子效力军营,在朝中没有什么根基,暂且不论;五王爷无心朝政,早已表面心意只想做个‘闲王’;至于六皇子嘛,年纪尚幼,喜好文辞。身边只有一班翰林词臣。除此以外,再有就是这些不站队的势力了。现在大人要是贸然行事,对他们家人下手,到时候他们一怒之下,转投了诚王。那此消彼长的,太子就陷入了下风啊!”

      黄承仔细的回味着秦同的话。这王庸真是深藏不露。要不是前有赵尚书提点,今有秦同分析。自己险些就落入了他挖的陷阱之中。着实可恨。

      但要是为了保护太子和自己的安危而放纵无视地方豪门的行为,自己又怎么对得起陇州卫挨饿受苦的军士?黄承难以抉择,站起身,在书案前来回的走动。眉头一直紧紧地拧着,希望能够挤出什么办法出来。

      秦同看着转来转去的黄承。有心劝慰,但又因为没有好的解决办法,只能选择缄口不言。

      突然,黄承猛地一拍书桌,脸上一片得意的模样。秦同被拍击声吓了一跳,只当是黄承在发泄怒火。可等他看向黄承时,却发现他满脸的笑意。

      秦同心里嘀咕:大人这是气糊涂了?弱弱的问了句:“大人,您没事吧?”

      黄承呵呵一笑:“道周可是以为我气得丧失了神智?不错,本官确实气愤,但那时以前。现如今本官想到了应对的办法,无论是豪强,还是王庸,都会碰的一鼻子灰!”

      “还望大人赐教”秦同虚心请教道。

      “道周啊,这王庸的方法可以用。但却是以他王庸的名义去弄。我是正使,他是副使。他理当协助我办差对不对?那本官安排他总理流民造册一事可有不当?他要是接了,让豪门尽管埋怨诚王去。要是不接...哼哼,我就让他知道知道什么叫官大一级压死人!”

      秦同一拍巴掌,着啊!大人这招移花接木实在是漂亮。等到明日大人在大议上宣布命令,相信王庸的脸上一定很精彩!

      次日大早,青州诸官员齐聚州府。准备聆听钦差大人教诲,以及商议青州的一些大事以及接下来的布置。

      黄承一身朝服,端正的坐在大堂上。看着堂下的官员。清了清嗓子,朗声道:“诸位,本官原本是在固阳的。可我接到一封快报后,就立刻快马加鞭地赶回来了。诸位可知道是什么事啊?”

      堂下的官员交头接耳,相互询问,看来这件事情在青州也是极少部分人才知道。少数的知情分子将自己所知道的信息在人群中散布,很快,堂下的官员都是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。

      黄承看着堂下的情形,拍了下惊堂木。下面的官员立刻停止了议论,齐刷刷的看着他。黄承站起身来:“相信现在大家都已经知道了,不错,陇州卫哗变。我要说的是,这次哗变,陇州卫固然难逃罪责。但是某些人怕也是脱不了干系吧。”说完,锐利的目光在人群中穿刺。有些官员心虚地低下了头。

      黄承接着说道:“当然,本官也可以理解。你们有你们的难处,我不怪你们。现在本官给你们一个任务,希望你们都能够完成。”

      堂下的官员纷纷允诺,黄承道:“其实有没有什么大不了的,灾还是要救;粮,还是要放。只是从今天开始,灾民必须登记造册后才可以领用赈济。没有户籍者,你们就帮他们上个户籍,再分发赈济,都明白没有啊?”

      官员们齐声说道:“谨遵大人号令。”

      黄承满意地点点头,看向一旁的王庸:“长川公,这件事就麻烦您抓个总吧?”说完就盯着王庸的脸,想要从他的表情里捕捉到吃惊和不安。

      可大失黄承所望,王庸只是站起身来,笑眯眯地说道:“大人之命,在下焉敢不遵呐?哈哈哈哈。”

      怎么回事?这回轮到黄承发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