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穿越小说 > 抗战尖兵 > 第七十章北海北之一
      郭汝桂他们是傍晚时分到的苏州。苏州站是于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至三十二年(1906年)沪宁铁路第二期工程(南翔至无锡)中修建,于光绪三十四年竣工;站屋系平房,长19.2米(63英尺),阔10.67米(35英尺),设售票窗口6处。两侧为辅助用房,月台两座,造价7.15余万银元;地道一条,耗洋7190银元。光绪三十二年二月廿五日(公元1906年7月16日)与无锡站同日举行建站通车典礼,同年五月廿七日(1906年7月18日)开办营业。建站时,因车站设在苏州,故名苏州站。民国廿五年五月(1936年5月),因苏州改名吴县,车站随之改称吴县站。

      师长和副师长凌兆尧都迫不及待地要赶到第三战区司令部去,不仅仅是报到,还有蹭饭的因素在里面,在酷暑天连续赶路,好多天没吃顿安心饭了,可师部直属部队还没全到,后面有两列车载着十四师的宝贝疙瘩:八门日式山炮还要半小时后才到。这么多直属部队要卸车、整队集合、开往临时宿营地,这就得郭汝桂带帮参谋操心了。

      第十四师是个调整师,也就是所谓德械部队。按编制:

      师直属部队:

      1个炮兵营:3个*炮连(12门75毫米山炮),1个战防炮连(4门37毫米战防炮),1个高射炮连(4门20毫米高射炮);

      1个工兵营;

      1个通信营(2个有线通信连,1个无线通信排);

      1个辎重营;

      1个特务营;

      1个卫生队(平时为师医院).

      但是依照国军一贯的风格,这些编制仅仅是纸面上的而已。比如那个*炮营,不仅没有12门只有8门,而且都是仿造的日本大正六年式山炮,是日本四一式的简化版,炮架和四一式相同,炮弹和四一式通用。但是炮膛,闭锁机,瞄具简化,驻退机样式有些差异,防盾采用山炮兵的宽防盾,重量521kg,最大射程6400米,两者外形相似。这是汉阳兵工厂在民国十年逆向工程的成果。

      除了炮兵营的*炮连是个残缺老旧货以外,高炮连是根本不存在的幻象,辎重营缺编一个连,战防炮更是不知所谓,也好,这样今天郭汝桂就轻松多了,很快师部列车上的特务营通讯连等直属队伍卸车整队完毕,他让特务营长负责带队去宿营地,后面他带着参谋们主要是等下山炮营,交代清楚,安排好了让参谋监督就可以去休息。不过现在有个不好的消息,有趟西北野战军的列车要在十四师炮兵营前面进站补充给养和饮水。郭汝桂只能希望他们动作快点儿,因为他真的很饿了。

      西野的军列没有让他失望,轨道刚腾出来就进站了。这是一列基本由闷罐车组成的军用列车,由于天气闷热,闷罐车的车门都打开了一条缝透气。列车一停稳,车厢门便纷纷打开,从每个车厢上跳下了一群群西野的战士们,明显地,西野的临战管理比中央军严格的多。不像中央军在长途机动中,为了散热,脱的只剩下背心短裤,西野的战士头戴钢盔、手执武器,披挂整齐,由带队的士官整队后,匆匆结队去做自己的事儿了。

      郭汝桂颇有兴趣地观察着西北野战军的战士们,他发现这真是一支特别的军队。首先,他们大量配备了手提机枪,也就是他们自己说的*,眼尖的郭汝桂可以确定每个步兵班有二个*手。他们手里的民23式*郭汝桂在陆军大学的时候评估过的,这是苏联ppd34*的仿制品。

      20世纪20-30年代,苏联面临国内外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事务,加上有些军事思想陈旧落后,使红军根本无暇顾及为部队设计装备新型兵器,特别是*这种自动武器。

      30年代苏联红军开始开发一系列新型武器的问题。但是新兴*的研制仍然不是日程的首要目标,他们只是想对当时已有的*进行创新性改进。该项目负责人是瓦西里-德哥亚列夫(德哥亚列夫,即著名的捷格加廖夫),他使用的是混合型设计方案,综合多国*的特点,制造出了苏维埃第一批*,也是最默默无闻的一种:德哥亚列夫1934(ppd1934)型*。首批ppd34*生产与1934年,这种*的设计理念主要来自于德国mp18ii型*,构造和性能也与之颇为相似,它拥有一定的后座力操纵系统,不过在设计上还采用了芬兰索米*的一些设计理念,例如它的供弹方面。它的机械设置和德国伯格曼系列*几乎一摸一样。它的供弹装置有两种,一种是类似索米*的71发弹鼓;另一种是25发弹匣(由于红军使用瓶颈状的托卡列夫7.62mmp型无缘弹,所以弹盒必须是弯曲的)。

      在苏军内部,对于步兵轻武器远远不如对火炮、坦克、伞兵装备来得重视。莫辛纳甘栓动步枪被认为是最适合苏联现实的武器:容易制造、使用维护简单、耐用扛造,还有长枪刺,苏沃洛夫说过:刺刀是好汉,子弹是怂蛋。苏联红军脱胎于俄罗斯军事传统,向来不缺乏手握长枪,视死如归的庄稼汉,对于*这种会短时间消耗巨大弹药量的自动武器,有着一战和内战经验的苏联红军是不大感兴趣的。自然了,ppd-34遭到了冷遇,在苏联内部的产量少得可怜,1934年44支,1935年23支,1936年911支,1937年1291支;对比之下,莫辛纳甘步枪在1937年到1938年的产量达到了308万支。1939年2月,苏联国防委员会更是做出了大快民心的决定:把所有ppd34收进仓库不再使用。这种对*的极度蔑视,在苏芬战争中结出了硕果,芬兰陆军用苏米*把苏联红军打出了翔,苏米*配用70发超大弹鼓,芬兰滑雪兵经常夜间就一两个人拿一支*,几颗*偷袭苏军一个连,打完一个弹鼓扔掉几颗*就滑走,一般都能干掉苏军一个排。喜讯传到莫斯科,慈父大怒,明令苏军必须立刻装备大量*,并且要配比芬兰苏米*更大的弹鼓。慈父的命令是不能糊弄的,否则后果是严重的,甚至会影响到责任人的三代内血亲,于是仓库里的ppd34被立刻拿出来应急,同时紧急组织生产,40年一年就生产了81118支ppd34*。当然了,都配上比芬兰苏米*更大的弹鼓:多一发,71发。

      西北边防军在ppd34*刚推出就引进了,这不奇怪,西北边防军司令刘越石早在黄埔军校时代就组织过手提机枪突击队,在东征时候派上了用场,后来西北剿匪也屡立战功。酒泉兵工厂得到苏联ppd34的生产图纸和授权后,立刻开始生产,称为民23型*,这种*有着800发/分钟的高射速,与苏联不同的是,民23型*使用25发短弹匣,没有生产弹鼓。有关这一点的原因,郭汝桂代表陆军大学与长安高级步兵学校探讨过原因。据长安步校介绍,主要有三点,一是苏联的弹鼓设计完全照抄芬兰的,可是ppd34的供弹接口与苏米*不一样,只好加了一段金属管,弄得制造很复杂,难以保证精度,苏联自己的每支枪弹鼓都不能通用,这支枪的弹鼓,用到另一支ppd34上就不行。每支枪配两个原装弹鼓,用坏了枪就废了。二是弹鼓容易变形,变形了就无法发射,西北边防军战术动作要摸爬滚打的,经常一个滚翻,弹鼓就瘪了,没法儿用。三是弹鼓里面的弹簧等供弹机制,如果没有装满子弹就遇到震动发出哗啦的响声,这对于经常采用夜战偷袭伏击等鬼祟战术的西北边防军来时,根本不可以接受,会被敌人发现,危及整个战斗。郭汝桂当时蛮赞西北边防军的装备研究注重细节和实战的,这在中央军或者其他地方军队,根本不可想象。

      当时中央军和地方军里流行的是毛瑟c96自动手枪,也就是俗称的二十响驳壳枪。从排长以上的中层军官,都爱这玩意儿,甚至有的将领成建制装备这货,冯玉祥的贴身警卫部队就是手枪旅。后来张自忠在台儿庄投入战斗的手枪营,人手一把二十响一把大砍刀,是能扭转战局的精锐部队。原因是列强曾经在1919年由于中国内战不断,对华武器禁运,那时候各军阀部队只能买到自动手枪,*等属于禁运物资,以至于习惯成自然了。